上一页|1|
/1页

主题:制度缺陷才是房价暴涨的“带头大哥”

发表于2007-07-16
近日股市上一位自称“带头大哥”的人被调查了。同样在联想到7月10号,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在北京被执行死刑。 

无论是股市上的“带头大哥”,还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在他们严重贪渎犯罪时,都有一共同特点,都是因为制度上的缺陷或者某种便利使他们犯罪有了可乘之机。换句话说,就是制度上的问题诱发了他们犯罪。现在该杀的杀了,该关的关了,但是问题依旧存在,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上面说了这么多,到底和房价有何关系呢?两年多以来,房价调控一轮就上涨一轮已经成为见怪不怪的事情了。房价暴涨原因,目前舆论流行多种版本:一是“地荒”论,土地供给严重不足造成开发量骤减从而造成房价上涨;二是“刚性需求”论,由于经济发展,中国进入高速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民众需要通过购房进入城市或改善居住生活,买的人太多了,房价不涨都不行;还有其他版本比如“人口”论、“人民币升值”论等等。

上述观点都有一定道理,都有可能是造成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大家只看到了表象的原因,因为上面无论那一个观点如果放到具体某一个城市去解释房价上涨,依据都不充分,很容易被推翻。
发表于2007-07-16
为了控制房价,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我们的政府已经是呕心沥血,煞费苦心出台了各项调控政策,从国六条到国八条、从专项打击到土地全方位整顿。但遗憾的是,调控效果总是甚微,甚至从某些角度来讲起了反作用。例如土地专项整治,总是能挖出一部分土地“蛀虫”,但是“杀了我一个,还有千万人”。 

调控无力或失控,造成房价暴涨。最根本原因不在于出台政策是否正确,而在于行业制度存在缺陷,或现有制度失灵,这才是真正原因所在。近年来,由于房价暴涨,民众对于政府调控房价的能力和效果的信任一落千丈,每一项政策出台的效果总是与民众的愿望相背离,政府的公信力已经彻底消失殆尽。 

在公众眼中,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土地腐败已经是房地产行业的常态。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地方经济发展,卖“地”生财,抬高地价;开发商为了谋取高额利润,屯地、捂盘、惜售不择手段。上述行为让大众对行业管理机构和行业本身丧失了信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到绝望的地步。以上一切源于对权利监管制度的严重缺失。
发表于2007-07-16
可以说,中国房地产权利监管体制的缺实,是房地产发展到今天存在如此多问题的根本所在。试想,如果一项制度本身即有问题,道德说教、官员自律、甚至法律规章的详尽都不足指望。唯一可行的办法是,还中国的房地产制度于阳光下,让一切权利的运用置于阳光、透明的环境中,权利的一举一动在公众的目光中随时随地的接受监督。有权利就有可能产生腐败,目前房地产封闭运行的权利必然产生了腐败、堕落的恶性土壤,在这样的生存空间中,开不出善花、结不出善果。 

权利监管体制要落实到位,我们的政府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凡是供需失衡引起的房地产价格波动,统统由市场自行调节,因为市场能够比政府更为有效地配置资源。当然一旦价格波动带来了相应的社会问题,比如高房价下,低收入阶层的生活问题和居住问题,则必须由政府负责。但是现在实际情况是政府本来应该承担的社会职能却被推向了市场、推给了开发商;相反市场本来自身能够有效解决的资源配置被置于政府的管制之下。此中背景下,房地产市场谈何健康,房地产监管谈何有效? 

明确自身定位,建立有效的权利监管机制,才是中国房地产目前最需要的。要想治病救人,必先清洁自身。否则,自己带一身病去救病人,非但治疗无效,反而把自己的病菌传染给了病人,更进一步加重了病人的病情。
发表于2007-08-05
真不错,继续努力啊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