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兰州人购房信心低于全国 房价、交通最让人头疼

发表于2010-10-26

 近日,由中国房产信息集团联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信心指数调研结果正式出炉:第三季度中国购房者总体信心仍处于观望区间。这项结果基于对包括兰州在内的全国36个城市的房地产消费者信心指数予以研究后发布。记者获悉,兰州购房者总体信心低于全国及二三线城市平均水平。

发表于2010-10-26
购房者信心:低于全国及二三线城市平均水平

西部商报记者了解到,兰州作为西部区域房地产市场的代表之一,亦在此次调查范围之列。根据记者从本地调查组织——上海克而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兰州机构独家获得的数据:2010年第三季度,兰州购房者信心指数为102.0,低于全国水平4.2个百分点,与二三线城市平均水平相比低6.3个百分点。其中,现状指数95.9,预期指数107.0。现状与预期指数均处于一般有信心区间。

发表于2010-10-26
消费环境信心:忧房价屡创新高及交通拥堵

第三季度,兰州购房者消费环境现状信心指数仅为78.4,为四项分指标中最低。分析认为,兰州商品住宅成交均价的屡创新高和日益拥堵的交通状况是影响该项信心指数走低的最大负面因素。

分指标信心指数中,消费环境信心预期指数为89.9,相比现状提高11.5个百分点。虽然仍处于较低水平,但从预期指数的提高来看,未来,消费者在消费环境方面的观望情绪会有所降低,购房出手率会有一定幅度提高。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的消费环境信心指数反应了当前兰州房地产市场发展尚不成熟,市场发展存在较大上升空间。这对于近期多家进入兰州市场的全国大型开发企业来讲是利好条件。

发表于2010-10-26
购买力信心:居民收入水平上涨缓慢

数据显示:购买力信心指数预期相比现状仅小幅上升2.5,达到102.9,虽然仍处于一般有信心状态,但相比全国同类信心指数偏低4.8个百分点,相对二三线城市平均水平偏低6.9个百分点的调研结果,还是反映出了兰州市居民收入水平上涨缓慢,价格承受度有限的现实情况。高速上涨的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已经使购买力信心预期指数临近极点。偏低的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不断走高的商品住宅价格随时可能拖动购买力信心预期指数下行。

发表于2010-10-26
供应水平信心:供应量不足价格偏高

2010年第三季度,供应水平信心现状指数为91.9,相对全国同类信心指数偏低8.3个百分点,相对二三线城市同类信心指数偏低11.4个百分点。这也客观反映出了兰州市目前供应量不足、供应价格水平偏高的市场特征。

从2010年第三季度供应水平指数预期与现状的对比看,预期信心指数大幅度提高了26.2。大幅度提高的信心指数大部分来自于购房者对商品住宅价格水平下调的预期,少部分来自于对可选楼盘数量增多的判断。

发表于2010-10-26
延伸阅读

中国购房者信心指数指标体系由来自政府主管部门、房地产行业协会、知名房地产企业、房地产研究机构、高校房地产研究中心、金融或投资机构房地产研究部门、房地产行业媒体的10多位资深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德尔菲专家调查法形成。

为使研究成果具备典型性、全面性,选取了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36个城市,覆盖全国东、中、西部三个区域,来进行房地产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研究。

据了解,中国购房者信心指数采用两百点制计算,100点为购房信心指数的临界点,具体为:0点最低表示购房完全没有信心;50点表示信心度极低;100点表示一般有信心;150点表示很有信心;200点最高,为完全有信心。

发表于2010-10-26

热点关注

购房该一步到位还是梯度消费?

面对居高难下的房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高房价困局”:换房成本增加,不一步到位就难以到位了;但是超前买房,会使自己的“房奴”生涯举步维艰,同时助推房价进一步上涨。

专家认为,购房者应当全面衡量自身经济能力、职业发展需要、家庭生活需求、国家政策方向等因素,通过梯度消费切实改善生活质量,切勿一味贪大求全。

发表于2010-10-26
上涨预期助推购房“一步到位”

“房价涨得太快,限购令的出台,再加上之后可能出台的房产税,意味着将来换房成本更高了,不一步到位就没法到位了。”深圳市民曾跃的话代表了很多购房者的心态。

分析原因,超前消费的购房行为与房价上涨的预期密切相关。广州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澎认为,房价持续上涨,且涨幅远高于收入涨幅,加大了房价上涨预期,导致能力不足的购房者超前消费,无奈地选择一步到位。

此外,以开发商为核心的房地产链条不断推出大户型房子,中小型房子供应不足,不少人被迫住上了带来沉重负担的大房子。

发表于2010-10-26

一步到位适合你吗?

 

在高房价的背景下,不少购房者选择一步到位。存在的,就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对于步入社会渴望一个家的年轻人来说,也许还有更好的选择。

未来,越来越多符合条件的年轻人有望购买到成本更低的保障房。韩世同认为,购房者需要考虑政策的持续性。限购令并非永久性措施;同时,政府在不断地完善住房制度,增加土地和保障性住房的供应。

回归现实,加息使房贷支出增加不少,也许暂时先租房也是保障生活质量的一个理性选择。“超出能力范围的购房选择,导致购房者负债累累,产生强烈的还贷焦虑感,促使购房者过分计较收入问题,影响生活质量。”彭澎说。

专家普遍认为,在高房价的情况下,实力型买家一步到位,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但现在大多数购房者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创造条件一步到位。这种超出承受能力、贪大求全的购房行为,不仅影响购房者生活质量,也会进一步加大断供风险。

发表于2010-10-26
“梯度消费”需要共同呵护

想了又想,高洁在北京买了个78平方米的小房。她说:“为了不让自己压力太大,先买了小房吧。以后有合适的,再换。”

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认为,人们的居住要求会随着经济能力变化、家庭人口增加、工作地点变动、孩子读书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即便现在买个超乎自己承受范围的大房子,也难以实现一步到位。购房能力有限的年轻人,不如通过梯度消费的方式,切实改善生活质量。当然,“梯度消费”的形成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共同呵护。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